湖南新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报道中国乡村杂志2021年第四季度有 [复制链接]

1#

「来源:|中乡美文化ID:gh_fdf」

《中国乡村》杂志征文启事

四季度征稿时间: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

四季度季赛评选初选时间:年1月9日

亮水斯文者屯硕彦(报道)

——记贵州省锦屏县地方文化“守望者”焦正芳

文/王芳焯

年12月,焦正芳出生于贵州省锦屏县亮江河畔的敦寨镇者屯村,他命运坎坷却穷且益坚,29岁走上讲台,视教育为“生命之盐”,为地方文化教育事业呕心沥血,退休后一心守望地方文化,不断奋笔疾书,活出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夕阳犹灿烂,晚霞亦斑斓;余晖染春草,大地更焕然。”年,61岁的焦正芳不坠“青云之志”,全身心投入文学曲艺创作,调查村情寨史,编修地方史志,先后发表文艺作品近篇,主编《敦寨镇志》《钟灵乡志》《锦屏县教育志》《敦寨小学校志》,参与编纂《锦屏县志》(第二部)《铜鼓镇志》《新化乡志》等。年被评为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五老”模范。锦屏县地方文化学者王宗勋对其高度评价道:“亮水出斯文,者屯生硕彦。”

深耕教坛育桃李

受“文革”影响,年5月焦正芳被迫终止学业,年作为回乡知识青年回到者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虽然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但也是村里为数不多的文化人,因能写会算,为人务实肯干,年在者屯村当民办教师,按次等劳动力评记工分。两年后因“家庭出身不好”被辞退,他并不气馁,在“不惟成分论,重在政治表现”政策感召下开办政治夜校,教习《毛泽东选集》。同时,成立村文化室,组织年轻人表演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及民间歌舞、话剧等,工作开展得风生水起。年冬,全县农村文化活动现场会在者屯召开,焦正芳在会上作典型经验发言。

“一生不悔入教行,矢志不渝做人梯。”年2月,焦正芳的者屯小学民办教师职务恢复,年被调龙池小学附中任教初三语文,次年中考该班语文成绩名列全县第二,一时传为佳话。焦正芳因此出席全县教育表彰大会,胸前佩戴大红花,在县城街道光荣游行。

年焦正芳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被县教育局破格提为龙池小学教导主任,同年参加民办教师转正考核考试,文化考试成绩为全县第二,但因其他关系未被录用,年11月被批转为公办教师。

年撤区并乡建镇,焦正芳出任敦寨镇教育辅导站站长,次年3月调任敦寨小学副校长,并接手成绩最差、纪律最差的“差生班”。此后,焦正芳一头扎进校管教务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年小学升初中考试该班人均分全县第一,56人的“差生班”逆转为“优生班”。次年被评为省级先进教师。

年,全县实施“两基”工作(普九和扫盲),焦正芳升任敦寨小学校长。彼时,该校教学楼是一栋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简易校舍,安全隐患较大,初任校长的他暗下决心“先建娃娃窝,后建办公楼”。说干就干,按照“财政拨一点,群众集一点,社会帮一点”的办学思路,焦正芳积极奔走,通过上级支持、社会募捐、村上摊派等渠道筹得经费31万元,但还差3万元资金缺口。大家一筹莫展之际,他二话不说拿出自己的房屋到银行办理抵押贷款,就此凑足了34万的教学楼建设经费。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教学楼于年建成,“两基”验收顺利通过。

既为之必悦而为之。年全县实施“普实”工程,焦正芳辞去校长职务,调到教育导站主抓全镇实验教学,期间不辞劳苦下沉偏远村寨督促指导实验教学,同时深入九南、色界深山老林采集植物、矿物标本50多件放入实验室,使实验课具体形象化。第二年,敦寨小学被评为全省实验教学示范基地。

3年,他转任者屯小学校长,看到家乡的教学楼破旧不堪,他痛心不已,于是动员群众筹资12万元建成一栋砖混教学楼。

文艺创作结硕果

焦正芳自小酷爱文学,凭借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乡村风物的耳濡目染,他尝试着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表现出来。3年创作小品《天机不可泄露》,侧面揭露了农村“看香”迷信活动的荒唐,得到大众一致认可。

5年,焦正芳陪同杨秀廷老师在敦寨镇九南山区调查村情寨史、乡土风物,历时3天走访10多个山寨,焦正芳深受其对乡土文化的热恋精神所感动,在散文集《缱绻与伤怀》中悟出许多写作技巧,遂爱上了散文写作。9年首篇散文《白云生处的人家》见报《杉乡锦屏》,此后一发不可收,作品频繁发表,先后有《我的后妈》《亮寨云海图》《孟秋欢歌》等多篇散文散见《贵州商报》《贵州史志林》《黔东南日报》《锦屏文史》《锦屏文艺》《杉乡锦屏》。

7年创作小品《留守老妈》在镇内巡回演出,并亲自指导者屯村民排演,引起不小反响。该剧本年被县文广局推荐到省城参加“多彩贵州”小品大赛演出,获得创作奖。紧接着,《劝和》《家教》等小品在钟灵、敦寨、铜鼓等乡镇频频上演。

年,焦正芳参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平鳌苗寨后以锦屏木商文化为主题,创作小品《审契》,把锦屏文书中蕴含的中国诚信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焦正芳老师的小品题材紧扣当下社会现实生活,通俗易懂又寓理于情,深受广大民众欢迎。“作品来源于现实,艺术效果既接地气又高于现实,曲艺形式多样且喜闻乐见!”这是人们对他作品的评价。

为进一步挖掘锦屏红色文化史料,年,焦正芳到河口、固本、敦寨、隆里、新化、大同等乡镇,走访调查长征时期在锦屏被害和流落在锦屏县的红军战士,搜集整理出欧少清、严宗明、肖永和、欧安久、欧安寿、杨德沛、黄后清等16位红军战士的资料,整理出0.52万字的《林海清江红军魂》,并在《锦屏文史》发表。

年,在参加县革命老区申报材料调查与收集整理工作过程中,他深入茅坪、铜坡、敦寨等地核实搜集红色历史资料。在锦屏县档案馆发现一份关于国民党缉拿红军李天基的秘密电文,受县革命老区申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他和一名同事爬山涉水到敦寨九南村蚂蟥山和湖南靖州藕团、平茶一带实地调查,走访10多个村寨、20多位老人,证实了李天基曾在湘黔边境打游击、宣传革命真理的活动。回来后整理成《锦屏党史又有新发现》,刊登在《黔东南日报》上,为挖掘研究锦屏红色历史增加了一份详实可靠的资料。

截至年,焦正芳撰写的散文随笔、文史故事、教学论文等累计多篇,小品、相声、民歌、快板等文艺作品40多篇,整理出了30多万字的个人文集《七彩缎》。

编修方志存史册

5年,全县掀起编修方志热潮,焦正芳受命主编《敦寨镇志》。在王宗勋的精心引导下,他很快掌握“秉笔直书,述而不议;横不缺项、纵不断线;尊重史实,详今略古;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志书编纂原则。为早日完成任务,年近花甲的他开始自学电脑打字,白天下村搜集资料,晚上伏案整理文本,三年后出色完成了任务。

年9月,焦正芳受聘到锦屏县史志办,任《锦屏县志》(第二部)副主编。期间,他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认真做田野调查,足迹遍及全县15个乡镇,挖掘到不少地方历史珍贵资料。

此时,全县唯有钟灵乡志书存在空缺,年又挑起编纂《钟灵乡志》的重担。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雪,他翻山越岭抄古碑,觅古墓,阅家谱,查古籍,三年间走访村民千余人次,拍摄图片多张。年3月,一部50余万字的《钟灵乡志》终于完稿付印。

焦正芳秉承尊重史实、去伪存真、精益求精的修志原则,结合历史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调查收集了大量的族谱家乘、契约文书及碑刻摩崖等民间文献。值得一提的是,编修《钟灵乡志》期间,他攀登十多里的老司坡和白水坡,找到乾隆年间举人杨泗墓志铭和修建钟灵至八腊石板路的碑文,校正、补充中林验洞蛮夷长官司迁址时间和历任长官,进一步完善钟灵乡罗士彦、杨泗、杨涛、杨学沛等清代名人史实与事迹。

“修志就是一场文化苦旅,要在甘受孤独寂寞中深入田野调查研究,大量收集材料,最后去伪存真修成正果。”谈到修志的心得体会,焦正芳感慨道。

经历几次地方志的编纂,焦正芳从中学到很多专业知识,从一个一窍不通的“门外汉”磨炼成能独立修编志书的“内行”。现如今,年逾古稀的焦正芳仍笔耕不辍,-年先后主编了《锦屏县教育志》《敦寨小学校志》《锦屏县脱贫攻坚志》。

“下一步将整理《者屯村志》,同时力争以南宋时期罗丹诸葛洞《诫谕文》和者屯尸骨洞千古之谜为主要线索,写一部中篇小说。”焦正芳说,“人总要守望些什么,能在有生之年多做一些对家乡文化事业有意义的事,这辈子就足够了!”。

审阅:刘习鉴

简评:历史需要记录、传承,正气需要发扬、扩散,传承历史、发扬正气需要更多如焦正芳一类不计功名得失者去拓展、发掘、润色。焦老师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完成了许多原本不可能的事情,而他也在种种不可能、平凡和枯燥中完成了自身蝶变,奏响了自己的人生旋律,更为为面临困惑、备受困拢者指明了方向,让人相信世间事本就不复杂,干就完了!

终审:刘俊鹰

作者简介:王芳焯,男,侗族,贵州锦屏人,锦屏县作协会员,业余新闻、文学和摄影爱好者,作品散见《中国民族报》《中国绿色时报》《贵州日报》《黔东南日报》《锦屏文艺》《杉乡锦屏》等报刊纸媒。

图书出版升级来袭!

国内书号、国际书号:汇集国内各级出版社国内正规书号出版,企业合作,价格优惠。新增新华书店,当当网,京东,天猫等各大图书发行渠道。

现在国际书号越来越受广大作者的追捧了,出书价格低,出书时间比国内书号快上几倍,是大众人群出版最佳选择!凡在本平台代办国内外书号图书出版,赠送在平台免费推广宣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