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全媒体记者刘倩通讯员曾勇)“以前回家要花一整天,到家人都很疲惫。从去年开始有了高铁,6个小时就到家,我们现在都坐高铁回家了。”1月24日,在广州南站,李先生一家正准备乘坐高铁回重庆老家过年。当前,高铁已经成为春运的第一主力担当,春运前5天,广州南站平均每天到发合计将近50万人次,其中每天平均发送人数约29万人次。笔者在广州南站看到,高铁让春运回家的时间大大缩短,车站虽然人头攒动,但秩序井然、旅客从容淡定。高铁加入春运缓解“一票难求”春运是每年春节前后的大事。从年起,春运变为铁路、道路、水路、航空分工协作,全社会支持,不再由铁路包打天下。但是,在铁路春运压力有所分担的同时,广东的外来务工人员也在逐年增加,30年间大约增加了万人,节前出省需求一直旺盛,供需矛盾一直存在。“一票难求”愈演愈烈的状况,到年底武广高铁开通后才有所改观。年春运,武广高铁运力达万人,占广铁总运力的24%,运能缺口缩回至万。今年春运,广铁管内10多条高铁齐发力,出省运能提高到万,在节前出省需求有万的情况下,运能缺口缩减至万,使“一票难求”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深圳火车站站长易剑波告诉笔者,前些年春运,铁路部门利用深夜的客运间隙时间,加开临时客车输送乘客,特别受人欢迎。“这几年情况变了,临客有时竟然坐不满。”易剑波说,现在的进城务工者渐趋年轻化,与父辈相比,他们对舒适度的要求更高了,宁愿选择高铁,不愿再忍受凌晨一两点去火车站坐车的辛苦。“我国春运不仅是一项重大民生,更是一道经济符号,记录我国经济腾飞奇迹。”湖南科技大学教授曾兴认为,改革开放40年的春运,不仅折射出我国区域发展差异和就业市场不均衡,而且折射出我国日益繁荣的经济景象和强大经济发展潜力。今年春运,不少旅客觉得:火车好像多了,火车票似乎好买一些了。还有旅客反映:“以前只求走得了,哪怕是无座站着回家;现在既要走得了,又要追求舒适,最好是卧铺或者高铁。”据广铁介绍,今年春运,广铁客流再上台阶,预计发送旅客万人次,同比增加.6万人次,增长9.1%。但今年春运,新开通的江湛铁路、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怀衡铁路首次投入春运,粤西通道、香港往来内地通道、湘西南铁路网得到进一步扩充,使得管内时速公里及以上铁路里程达公里。在此背景下,广铁今年春运开行的客车对数达历年峰值,每天有多对客车极速运输旅客,将使春运速度和效率大大提升。在广州火车站工作19年的客运员徐文雄说:“这些年春运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客流每年都在增加,车站没变,旅客多了,但秩序依然良好。”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与代售点分布和车票预售期有关。近几年,广铁在客流高峰期将车站售票窗口的预售期调整为2天,同时逐年增加城市农村代售点的分布,把买票的客流与乘车的客流分开。随着旅客数量和列车开行对数的增加,广州南站出现了一群背着硬币上班的人。他们在班组长王铭的带领下,穿梭于车站各台自动售(取)票机前,为旅客解决“身份证不能读识”“银行卡被吞”“钱塞错位置”“零钱找完”等问题。广铁数据显示,广州南站春运启动后每天旅客发送量超过30万人次,停靠列车数高达列,均居全国之首。智慧春运让回家路越来越便捷与此同时,铁路多元售票体系建设、站车组织科学化,以及互联网、机器人、视频识别等高新技术运用,正悄然改变春运组织模式,使得春运组织更高效,服务更贴心了。今年春运,针对广州站、广州东站、广州南站、深圳北站等大站面积大、空间复杂,旅客购票、进站、上车、出站容易走错的情况,“广州铁路”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