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校区坐落在湘江之滨、岳麓山下,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誉。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教育传统优良,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工程”“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湖南大学办学起源于公元年创建的岳麓书院,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变迁,始终保持着文化教育教学的连续性。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年定名为湖南大学,年成为国民政府教育部16所国立大学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一大”代表、教育家李达任新中国第一任湖南大学校长,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校名。年,湖南大学与湖南财经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南大学。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继承和发扬“传道济民、爱国务实、经世致用、兼容并蓄”的优良传统,积淀了以校训“实事求是、敢为人先”、校风“博学、睿思、勤勉、致知”为核心的湖大精神,确立了“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总目标。形成了传统文化教育和强化实践教学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基础扎实、思维活跃、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许多毕业生成长为著名专家学者、杰出企业家和优秀党政管理人才,师生中先后有39人当选为“学部”委员和“两院”院士。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5个学院,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艺术学等11大门类。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26个、本科招生专业63个,建有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目前9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化学学科跻身前1‰,7个学科入选国防特色学科,化学、机械工程学科进入教育部“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建设行列。
“麓山巍巍,湘水泱泱,宏开学府,济济沧沧;承朱张之绪,取欧美之长”,历经千年沧桑的湖南大学,扎根中国大地,勇担历史使命,矢志一流目标,争创一流业绩,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湖南大学校训:实事求是敢为人先
“实事求是”指立足现实,夯实基础,追求真理,脚踏实地。
“敢为人先”指着眼于未来和长远,敢于竞争、敢于创新,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实事求是,敢为人先”作为一个整体,二者的关系是:“实事求是”是“敢为人先”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建设和发展湖南大学的基础。“敢为人先”是“实事求是”的目标指向,也是建设和发展湖南大学的途径和手段。
缘由
(1)“实事求是”,语出《汉书?河间献王传》。年,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湖南大学前身之一)迁入岳麓书院旧址,校长宾步程将“实事求是”作为校训,制匾悬挂于讲堂。千百年来,从岳麓书院到湖南大学奉行的“务实”精神,就集中体现在“实事求是”之中,充分体现了学校教育传统和治学理念,成为湖大文化与精神最宝贵的特质。
(2)毛泽东同志在年至年间曾多次寓居岳麓书院半学斋,“实事求是”对他的思想形成产生过较大影响,最终将“实事求是”由学风用语上升到哲学高度,作为概括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用语。加之它又是中央党校的校训,已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但作为校训却始于学校,故仍将其作为学校校训,其激励作用显而易见。
(3)“敢为人先”是湖湘文化的精髓,岳麓书院是湖湘文化的发祥地,将“敢为人先”列为校训,体现了学校对优秀传统的弘扬。
(4)湖南大学要实现创建“国际上有影响的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开放式、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既要坚持“实事求是”,又要以“敢为人先”的精神改革创新,这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赞同。(来源湖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