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欧阳友忠
这项荣誉神圣崇高!
这项荣誉受之无愧!
6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受表彰代表,向他们表示热烈祝贺,勉励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本职岗位上作出更加优异的成绩。
宁远县委组织部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宁远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雷军平作为先进集体代表上台领奖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握手接见,让全市党员干部和群众倍感光荣,备受鼓舞。
当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头条新闻,国内外各大主流媒体进行转载刊播。经党中央同意,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的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评选表彰活动,每五年举行一次,本届大会表彰98个“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中,湖南省3个集体受表彰,宁远县委组织部名列其中。
沐着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的喜庆气氛,踏上这方古老而神奇的热土,我们深入宁远县委组织部,探寻这项荣誉背后的幸福密码。
这项荣誉,凝聚了宁远组工铁军太多的辛勤和汗水!
这项荣誉,凝聚了宁远组工铁军太多的精神和力量!
有一种情怀叫全心为民
为民、务实、清廉,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追求,也是组工干部的自身要求。
宁远县委组织部全体干部职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宁远县有20个乡镇(街道)、个行政村、3万多名党员。基层组织建设点多线长面广,任务十分艰巨。为此,县委组织部以夯实基层基础为着力点,大力实施党支部“五化”建设、“能人治村”工程、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村干部精细化考核。在农村党支部建设上,选拔名打工能人、退伍军人、机关干部和大中专毕业生到村任职,选派名优秀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招聘名乡村振兴指导员,筑牢了基层组织的“桥头堡”。部领导身先士卒,带头联系下灌、新塘、西湾等大村难村,使这些大村难村实现了弱变强、乱变治、穷变富的华丽转身,经验在全国推介。
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严格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用党和人民的事业需要、群众公认的干部。近三年来,提拔重用名干部。同时,以实绩论英雄,建立干部能上能下机制,近三年,把实绩排名靠后的25名“一把手”安排到副职岗位上,9名干部在考察和公示期间因群众举报,经查实取消任职资格。
近两年来,建成专家楼,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名、创新创业团队17个,其中拥有6名博士的湖南观音山生物科技人才团队,带领3个村户群众发展高档食用菌种植亩。全县个贫困村实现了科技特派员全覆盖。
全体机关干部分别联系全县个行政村和42个软弱涣散村。通过“党建+乡村振兴”“景区带村”等方式,下灌村实现由乱到治,人民日报以《状元村腰杆又直了》为题予以报道。
去年以来,县委组织部牵头,在柏家坪镇易地搬迁安置点——曙光新村成立党支部,开展党建系列活动,建立产业基地和扶贫车间,帮助搬迁户解决生活、就业等具体问题。今年4月,人民日报以《宁远县组织机关干部进村入户把好事做到群众心坎上》为题进行报道。
有一种责任叫勇于担当
“向我看,跟我干,让我来。”
“别人不愿干的事我来干,别人干不好的事我干好。”
如今,主动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已成为宁远县委组织部干部职工的思维和习惯。
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宁远县委组织部主抓全县脱贫攻坚驻村和结对帮扶,科学调度个工作队扎根扶贫第一线,多名党员干部与2.7万群众结穷亲,汇聚成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主动联系形情复杂、矛盾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的中和镇,坚持建强基层组织与打击黑恶势力同步推进,一举彻底打掉了以欧阳晓勇为首的黑恶势力团伙,净化了社会风气,赢得群众拍手称快。
率先抓好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两年内筹措资金2.3亿元,在全省率先建成个高标准农村综合服务平台,探索形成“三个统筹、三个结合、三个一批”模式,为全省提供了平台建管蓝本,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事。
急难险重时冲锋陷阵在前。年7月,宁远遭遇百年不遇洪灾,县委组织部第一时间组建青年突击队奔赴前线,把党旗插在“风口浪尖”上,示范带动全县1.5万名党员干部抢险救援、灾后重建,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有一种作风叫求真务实
我们的事业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宁远县委组织部坚持实功实做,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在真抓实干中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结合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宁远实际,创新开展“一学二比三提升”“九嶷山下竞风流·支部书记大比武”“三比三创”等主题活动,引导和激励党员干部与先行先进比速度、与急难险重比功夫、与疑难杂症比招数。今年开春伊始,在全县迅速开展“三比三创”活动,党员干部进乡镇(街道)、农村(社区),做到“七进农家”“四必到四必访”。
为了均衡协调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创造性地实行片区协作管理,班子成员分别联系一个片区,带领部机关干部全部下沉到乡镇、村(社区)、学校、医院、企业等,担任党建指导员,组织指导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部机关干部推行“1+2”帮扶机制,带头联系省级贫困村琵琶岗村。专门选派一名年轻的机关干部进村担任“第一书记”,多方筹资万元修建了村自来水厂,解决了困扰村民数十年的饮水等难题。还流转土地亩,种植油茶9万余株,建成竹鼠规模养殖场,带动贫困户75户人入股合作社,集体经济年增收3万元,全村迈入小康行列。
为了练就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过硬本领、真抓实干作风,将每年新录用的公务员全部分配到脱贫攻坚、信访维稳等岗位进行锻炼,明确规定群众不满意、考评不合格不准返岗。
太平镇夏堂村夏昌稳养殖泥鳅,最初因孵化技术不过关,四年下来,亏损了近30万元。县委组织部了解情况后,将县畜牧水产局的专业技术人员骆辉东确定为夏昌稳的驻村结对帮扶人,解决孵化难题,仅一年时间,让夏昌稳就扭亏为盈,实现纯收入16万元。
有一种操守叫严于律己
人是需要一种精神的。宁远县委组织部坚持以“打铁必须自身硬”要求自己,提出从我做起、向我学习、对我监督。坚持从严治部、从严带队伍、从严抓管理。
始终把公道正派清廉作为组工干部的底线要求。在干部调整中,坚决做到不听招呼、不徇私情、不跑风漏气。今年3月,全县机构改革涉及部门广、干部多,组织部门严格按照干部选拔任用程序,没有出现一例违规任用干部的现象。
倡导工作“零延误”、办事“零差错”的工作模式,建立健全以部务会工作规则为首的“1+X”制度体系,规范干部选拔、基层党务、人才引进等各项工作流程,形成了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运行机制。
对干部严管厚爱。建立了干部监督大数据库,健全了干部考核“五位一体”评价体系,对干部出现的各种苗头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近五年,提醒、函询、诫勉谈话干部人次。对干部给予人文关怀,开展“我向组织说说心里话”活动,率先实行干部职工工间操制度,率先把乡镇干部纳入每年例行体检范围,为村“两委”干部购买4份保险,打造党员干部人才的温馨家园。对部机关干部要求更高一层,近五年,没有出现一例干部违纪违规的现象。获得县级以上表彰奖励85人次,其中记三等功以上10人次。
50多岁的干部邓爱华从毕业分配就在县委组织部工作,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一干就是三十年,负责管理全县多卷干部档案,对工作总是满腔热情,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她严把档案查阅关,所管理的干部档案没有出现任何差错。同事说,她已把职业当成了事业,把组织部当成了家。
付出总有回报。正是这样一支能吃苦、能战斗的团队,收获了一个又一个褒奖与肯定:年、年、年,宁远县委组织部连续三届荣获湖南省组织工作先进集体,连续十年荣获群众满意度测评先进单位。党建促脱贫、人才促振兴、“三比三创”等36项工作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推介。
宁远组工铁军,正默默地诠释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作为、真抓实干的新时代风采!
[责编:严万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