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31日电(记者王龙龙姜宁)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
“习主席的新年贺词回顾了一年来我们的奋进历程,让我感到非常温暖”“习主席在新年贺词中对青年的谆谆嘱托让我倍感振奋”“习主席的寄语为我们广大青年积极进取提供了根本遵循”,各地青年师生第一时间学习习近平主席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并纷纷表示,新的一年,将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将汗水与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创造青春奇迹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习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激励我们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回忆年工作,安徽大学团委书记高贵和介绍说,学校通过拍摄“领学新思想”视频、开展“理论青年谈”、组织征集“后浪之声”等,强化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工作。“同时,我们瞄准青年的学业、考研、就业等成长需求,整合多方资源,帮助青年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虚功实做,久久为功,思想引领工作收到很好效果。未来,我们一定牢记习主席的教诲,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服务好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从新年贺词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习主席对青年的关心,更加感受到参与青年发展事业的使命召唤。”南宁理工学院团委教师覃学鹏表示,作为一名高校共青团工作者,回顾年,自己指导“红延”实践团队开展关爱农村儿童支教活动,看到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也更坚定了自己从事教育工作的初心。“新的一年,我将一如既往,做好实践育人工作,引领广大青年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将青春热血挥洒在祖国大地上,助力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习主席的新年贺词铿锵有力、振奋人心,激励我们青年在追梦的路上继续拼搏奋斗。”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谭琪告诉记者,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所有未来皆为可盼。“作为一名思想*治教育专业的师范生,过去一年的不断学习让我深刻感受到思*教育的重要性。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思*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未来,我会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向优秀教师看齐,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思*课教师。”
“学习了习主席的新年贺词,我倍感青年的责任重大。”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学生郭嘉玺告诉记者,“年,我们专业全体学生曾在老师的带领下,三次前往学校的崇州基地进行耕作。清理、粗整地、播种、施基肥、浇水……这也是我第一次真正踏上耕作的土地,去感受牧草、作物的播种过程。下个学期,我们会去收割自己播种的牧草。作为农业学子,需要做的是不断地去探索高产、稳产、优产的道路。我们身上背负的是‘兴中华之农事’的使命,我们将为之而不断奋斗。”
“习主席的新年贺词为青年擘画了明晰的奋斗方向。”回想暑期社会实践前往胜利油田调研的经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周天宇深切感受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能源技术的创新,更离不开青年对能源事业的投身与奉献。“作为能源专业的新时代青年,我将展现中国青年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中的担当精神,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加强清洁高效利用资源的技术探索,为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贡献青年力量。”
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共创绵长福祉
“习主席的新年贺词让我感到非常温暖。”回忆过去一年的工作,中央财经大学团委书记高杨感慨颇深,“过去一年我有幸参与志愿服务保障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工作,坚守疫情防控一线,投身乡村振兴事业……记忆的画面一页页翻过,奋斗的精神已经刻印在血脉之中。习主席对‘今天的中国’的深情描述、对‘明天的中国’的宏伟擘画,让我对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倍增。14亿多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
“学习了习主席的新年贺词,内心充满感动。”大连民族大学团委书记车琳表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畏艰辛、勇毅坚守、坚忍不拔、团结就是胜利……一遍遍在脑海闪过。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同万千同志一起赓续民族精神,共同体会奋斗和感动;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同万千学生一道经历疫情,共同在防控中寓教成长。未来,大连民族大学全体教职员工和各民族同学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中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
“习主席的新年贺词再次将目光聚集在了青年身上,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中央*校(国家行*学院)*建教研部助理教授叶子鹏告诉记者,“作为一名青年理论工作者,我将努力把习主席对青年的关怀与服务青年成长工作深刻结合起来;作为一名*校教员,我将继续奔跑在青春赛道上,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带到现实中,服务人民群众。”
“习主席的新年贺词总是那么富有感召力,激人奋进。”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科学研究中心博士后章为平告诉记者,年,自己从大学校园走向了工作岗位,并继续从事着自己所热爱的植物科学研究事业,对植物资源进行调查、保护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