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闻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不会吧汉语的动词竟然是名词记湖南师大文学
TUhjnbcbe - 2023/6/4 22:16:00

彭泽润和他的朋友们说汉语(第8期)

——记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辩论赛第30期

辩论主题:名词包含动词突显还是掩盖了汉语语法特点?

彭泽润撰写的专栏题词。

彭泽润,湖南衡山人。先后在湘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和博士后证书。年担任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年晋升2级),年担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带头人,年担任现代汉字书法学科带头人。年担任湖南省*协委员。年担任全国语言理论研究会理事长。年担任湖南师范大学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年担任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会长,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已经出版了10多部著作,发表多篇论文。多年在湖南经视“湖南方言听写大会”、“你是湖南人不咯”等栏目担任湖湘文化专家。

彭泽润年给《长沙晚报》推荐年度字“教”和年度词“教育”。

华闻之声新媒体联播网(撰稿:何旭,凌晓雨)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辩论赛第30期在年11月26日下午举办。为了让研究生都得到锻炼,辩论赛别开生面,辩手多达18位。辩手除了年级汉语专业现代汉语方向的全体硕士生都上阵,还有年级汉语文专业的几位本科生。

辩论主题是:名词包含动词突显还是掩盖了汉语语法特点?

都是语言怎么没有同样的名词?

“名词包含动词”的意思是:在汉语中,动词是名词的一个小类。这个主张是曾经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的著名语言学家沈家煊提出的。

在汉语中,“我”(代词)不管做主语还是宾语,都是“我”,没有形态变化。然而英语的“我”在主语位置上就要说成“I”(主格),在宾语位置上要说成“me”(宾格)。所以汉语的“我打他”和“他打我”,在英语中就要说成“Iambeatinghim”和“Heisbeatingme”这样的句子。

这就给判断汉语词的词性带来了困难。著名的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朱德熙就打过一个十分恰当的比方。他说,*人穿*服,学生穿制服,普通人穿便服,一看衣服的式样(形态)就知道他的身份(词类)。在形态不多的语言里,就好像大家都穿一样的衣服。要确定他们的身份就不能根据服装的式样而要根据他们做事情的内容来区分。

正因为这样,英语名词是名词,动词是动词。看衣服就知道了。但是汉语的词,即使做的事情还是英语名词和动词做的事情,但是穿的衣服完全一样。例如,“报告有问题”的“报告”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临时的名词化,因为它是兼类词。“研究很重要”中的“研究”,就只能是动词临时的名词化。

汉语动词临时名词化的时候,跟动词的常规用法没有穿着上的不同。这不说明动词也可以跟名词一样出现在主语的位置吗?这不说明动词只是名词的一个小类吗?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语言学语言学第30期现场

辩手18个,规模空前

本次辩论赛的正方辩手需要论证名词包含动词突显了汉语语法特点,反方辩手需要论证名词包含动词掩盖了汉语语法特点。

比赛从逻辑、表达、观点、礼仪等方面决出胜队。双方辩手围绕这个辩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经过了立论陈述、观点质询、攻辩、小结、自由辩论、总结陈述6个环节,充分展现了双方辩手扎实的专业水平和优秀的口才艺术。

本次辩论赛采取线下辩论,线上直播的方式。由文学院研究生会与研究生团委主办,年级汉语学专业现代汉语方向硕士生承办,年级语言学、书法学硕士生等协办。

辩论赛由彭泽润教授担任首席评委,胡乘玲副教授、主控传媒创始人王主、书法学硕士生杨颖、语言学硕士生韩冰、汉语文本科生段圆圆担任评委。还有幸请到了央视百家讲坛专家,湖南大学彭兰玉教授连线点评。汉语学硕士生熊敏担任辩论赛主席。

正、反方辩手名单如下:

正方一辩:何旭

正方二辩:杨嘉荟

正方三辩:刘昕仪

正方四辩:聂晓晓

正方五辩:张雅倩

正方六辩:赵胜男

正方七辩:王焰林

正方八辩:刘孟夏

正方九辩:袁牧辰

反方一辩:赵晨西

反方二辩:李毓欣

反方三辩:陈丽玲

反方四辩:李翼飞

反方五辩:夏诗奇

反方六辩:龚思静

反方七辩:杨梦茹

反方八辩:凌晓雨

反方九辩:李洁霞

辩论赛宣传海报

研究生和本科生联手,彭教授功不可没

彭泽润教授十分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会吧汉语的动词竟然是名词记湖南师大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