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再好也不能替代儿女
推动“常回家看看”
[导读]本月初,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开始施行。当子女外出打拼以后,“空巢老人”成了一个不容忽略的群体,很多老人为了排解寂寞,选择在敬老院度过自己的晚年时光。
调查发现,
常回家看看
入法后,子女去养老院看望老人的频率没有显著变化
城市晚报讯
本月初,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开始施行。根据新法规定,子女不能经常看望或问候父母属于违法行为,然而,我国城镇居民目前面临着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的现状,当子女外出打拼以后,
空巢老人
成了一个不容忽略的群体,很多老人为了排解寂寞,选择在敬老院度过自己的晚年时光。那么在
常回家看看
正式入法以后,老人们的生活状态如何呢?为此,走访了市内多家养老院。
/子女在本地/
一周来看一两次是常态
在位于长春市宽城区一心街上的一间老年公寓门前,见到了正在和伙伴们玩麻将的常大爷。常大爷告诉,自打4年前老伴去世以后,他就不顾儿子的反对,住进了家附近的这间老年公寓。
他不想让我住养老院,说别人知道了会认为他不孝。
而在老年公寓里,常大爷结识了很多新朋友,平时和他们喝喝茶、打打牌,日子倒也过得颇为舒心。
儿子每周会带媳妇和孩子过来看一次,有的时候他不太忙的话也会自己单独过来一趟,我挺满意的。
在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开始施行以后,儿子来探望常大爷的时候也专门和他说过这件事。
他说,爹你还是和我回家吧,不然我要是哪天忙起来不能经常来看你,你再上法院告我去。
常大爷笑着说,儿子的玩笑让他听了心里很舒坦,但即使儿子真是几个月不来探望,他也不会告儿子。
已在这家老年公寓住了两年的张大娘表示,虽然她今年的身体明显不如往年硬朗,但还是不想去打扰子女的生活。
他们都在本市工作,平时也忙,差不多隔三差五地来看我。我现在在这儿已经住习惯了,都不愿意走了。
老年公寓的负责人告诉,在这间老年公寓居住的大多数老人子女都在本地,出于有人照顾或者生活方便的目的住进这里,因此差不多每到周末,子女们都会过来探望。
之前半个月来看一趟的都算是比较少的,差不多我这儿的老人子女都能做到一周来一两次,新法出台后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虽然对自己这间公寓子女来探望老人的情况还算比较满意,但这位始终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还是希望儿女们能够从老人的角度出发,尽量多来陪陪他们。
虽然老人都能体谅子女工作忙,嚷着忙的话就不用过来了,但另一方面心里还是盼着子女能常来看望,尤其想多看看隔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