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探路现代智慧农业
作者:宣金祥
范正磊
孙光明
文章来源:农民-中国农业新闻
发表时间:2013-12-20
点击量:
在鱼米之乡安徽省天长市,随着现代农业物联技术的推广应用,越来越多的农户体会到了科技种田带来的好处。带着“农业物联探路智慧农业”这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近日,笔者走访了天长市永丰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如今,咱才真正相信高科技了。之前,咱家有部分田块发生病灶,咱自认为是高温热害惹得祸,找了示范区的农技专家,通过物联进行诊断把脉,确诊为土壤墒情不好。在专家的指导下,消除了病灶。你瞧,咱今年这稻子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也比往年好。”捧着*灿灿的粳糯稻,永丰示范区里的种粮大户华福昌兴奋地对笔者说。据老华介绍,今年入夏后,他家承包的农田虽然跟其他农户一样遇到了罕见的高温热害,但是仍然获得了大丰收,平均亩产在1360斤以上,每亩要比去年增产70斤以上。“咱家的1200亩地,根据物联的技术指导,虽然少打了3次药、少施了2次肥,但是稻米产量和品质都提高了,至少增收五六万元。”时下,冬小麦追施“提苗肥”在即。老华正在忙着为自家的1200亩小麦施肥。这也是示范区农技专家根据物联的信息为老华开出的田管“处方”。他说,施肥、灌溉、防病治虫等每一项田间管理措施,不仅及时到位,而且用量也掌握得恰到好处,这就是让他信服农业物联的真正原因。“这台电脑和我们田间的四情监测点连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农业物联监测系统,它可以适时地搜集农作物生长期间的各种气象要素,如光照、湿度、降雨量等,为农技人员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成为我们服务农业生产的一个法宝。”天长市农技推广中心、常驻永丰现代农业示范区专家大院的农艺师李福*告诉笔者。近年来,天长市在永丰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重点实施了安徽省农业物联试点项目,建立现代农业感知系统,建成了“四情监测”农业物联示范小区。农业物联全天候自动监测农作物生长,并能适时搜集相关数据,这为农技人员开展农技示范、指导服务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笔者了解到,新型的农业物联技术不仅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智能化程度,同时还达到了环境可测、生产可控、质量可溯的目的,这就为农业生产全程绿色管控提供了技术支持。天长市永丰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12316农业信息服务已经达到全覆盖,年接受热线9800多条,现场指导服务3300多人次,实现示范区农业装备水平和监测服务能力同步提升。“农业物联是一个更加规范和标准的农业生产管理系统,不仅让种粮大户、种田能手和科技示范户能从物联中得到实惠,即使是平常不懂怎么种田的农民,也可以根据物联提供的信息和农技专家的建议把田种好管好。”天长市农业专家、农委副主任周永寿进一步介绍道。目前,天长市正在全面总结前一阶段农业物联技术和建设农作物“四情监测”系统的经验,为下一步大面积推广做好充分准备,从而最终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高产、安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