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闻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名师名课涌现背后湖南科大高质量思政课
TUhjnbcbe - 2023/10/15 16:37:00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余蓉通讯员唐亚慧熊耀林建设了全国思*课教学名师工作室、教育部重点资助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两位教授获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称号,培养了以省“最美思*课教师”梁长平为代表的大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获得6项省一流课程立项……这些名师名课是如何炼成的?10年来,湖南科技大学抓住教师这一关键,构建了“一轴领动,两翼齐驱,三高并举,四同共创”的高质量思*课建设模式,实践硕果累累。“一轴”领动:增强牵引能力,建设优秀团队教师是建好思*课的主力*。该校按照“六有”标准,形成“名师领衔、专项推进、制度激励”建设模式,打造雁阵式、高素质育人团队,不断增强思*课高质量发展的牵引力。名师领衔,发挥唐亚阳、吴毅君等教授领衔的全国高校思*课名师工作室、省高校思*工作名师工作室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青年教师成长;专项推进,依托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重点建设项目和一般团队建设项目、省级高校思*工作优秀团队和中青年骨干建设项目以及若干省级教改项目,深入开展理论研究、教学改革;组建“智绘青春”宣讲团,面向校园、社会开展理论宣讲;制度激励,实施“奋进学者”“卓越讲师”计划,激励教师持续发展。“两翼”齐驱:夯实平台基础,实施重点工程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建好思*课的主平台。该校推进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全面实施一流学科培育工程、一流课程培育工程,不断增强思*课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在“一流学科”培育工程上,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特色优势,推动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社会服务等深入开展。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被评为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等级为B;年,思*教育专业被评为省一流本科专业,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考评中被评为A等。在“一流课程”培育工程上,将传统优势和新媒体新技术结合,支持精品课程建设。“基础”“社会实践”“概论”“纲要”等课程获评省线下一流、线上一流和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原理”建成校级一流课程;所有课程实现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三高”并举:聚焦主要阵地,打造精彩课堂课堂是建好思*课的主阵地。学校根据构建“大思*课”要求,深入开展思*课教学改革。实施“听—想—学—论”四步曲“思*故事会”有理有趣课堂教学,打造“高抬头率”思*小课堂;面向校园、社会开放课堂,结合专家讲座、社会实践,构建了“行走的思*课”宣讲模式,构建“高参与度”社会大课堂;依托网络传播矩阵授课、上传教学视频,受到学生和网民喜爱,构建“高点赞率”云课堂。近年来,学院全程跟进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开展“传承长征精神”等系列微宣讲,指导学生在课堂表演快板《中国精神》,增强教学互动性和感染力。“四同”共创:坚持协同创新,构建联动机制创新是建好思*课的主动力。该校按“三全育人”总体要求,构建基于名师名课同育、主导主体同奏、课内课外同行、线上线下同频的四维联动机制,推动思*课高质量发展。以名师示范推动名课建设,以名课建设砺炼教学名师。学校成立教师、学生宣讲团,采取翻转式教学,指导学生开展微课竞赛、创作表演,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统一起来。同时,学校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思*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将课堂教学中形成的快板、情景剧等作品搬到社团活动、乡村社区宣讲舞台,将理论教学、社会实践和网络传播内容建设紧密结合,做到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课堂课外同向同行、线上线下混合开展。“一轴两翼三高四同”思*课建设模式历经10年探索与实践,取得丰硕成果。由禹旭才教授主持的教育部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重点项目“独立学院思想*治理论课建设研究”于年被评为“优秀”鉴定等级,团队成员出版专著20多部,发表余篇学术论文,决策咨询报告多次获省领导和有关部门肯定性批示。学校思*课教师荣获教育部全国高校思*课教学展示活动、省高校思*课教学展示活动等省部级奖励50余项。学校思*课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培养了一大批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责编:周倜][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1
查看完整版本: 名师名课涌现背后湖南科大高质量思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