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张文和学生合影。通讯员摄
图②刘*在给学生上课(*员示范课)。通讯员摄
图③张明海(右一)和年轻老师探讨思*课教学。通讯员摄
图④龙兵(右一)在中国巨型计算机之父慈云桂雕像前开展“移动”思*课堂教学。通讯员摄
编者按
办好思*课,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的一件事。去年3月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国家高度重视学校思*课,今后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而且必须提高水平。”今年9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又走进了小学和大学的思*课教学现场。他说,革命事业要一代一代传下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在今天的青少年一代手中实现。为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湖南大中小学思*课老师都在行动。今天,我们特推出4名老师的思*课改革实践,从中可以感受到湖南学校思*课堂的扑面春风。
长沙青园中信小学张文:
情感体验,才能打动孩子
湖南日报记者余蓉
9月30日下午2时30分,长沙青园中信小学四年级的一个班上,校长张文正在给学生上一堂主题为“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的思*课。
“同学们,你们的父母喜欢唠叨吗?经常为你们操心吗?”课堂一开始,张文老师用一个话题打开了同学们的话匣子。
“会,每天他们都问长问短。”“虽然他们忙,但也经常惦记我,为我操心。”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
“是吗?”张老师佯装不相信,“有没有同学愿意当场打电话给父母问问看。”
电话接通了,电话那头妈妈的一句,“你怎么了?是不是在学校惹祸了?”让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笑起来。
通话结束后,张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同学们,父母工作很忙,为了让他们专心工作,渐渐长大的我们是不是也要想办法让他们少为我们操心呢?”
同学们纷纷赞同地点头。
张老师又跟同学们分享起了著名词作家田汉与母亲的故事,“他在狱中受迫害时收到母亲送来的粮票和衣物,便立刻写了一张回条:‘妈妈:我很好,粮票收到,请放心。’‘请放心’这三个字,就是对妈妈最大的安抚。”
接着,张老师请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想一想,如何让父母对自己放心,少操心。
“我以后要自己安排好时间,按时练钢琴,不用父母催。”“我睡前自己定闹钟,不用父母提醒。”……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说出自己的下一步行动计划。
“小学生的思*课不能枯燥地照本宣科,一定要与他们的生活实践相结合,通过情感体验,才能打动孩子,入脑入心。”张文说。
哪怕是《未成年人保护法》这样对小学生略显深奥和枯燥的内容,张文也通过“晓慧(化名)同学父母不让她上学,还打骂她”这样的身边事,通过组织讨论的形式,来引导学生了解宪法对保障未成年人特殊保护待遇的重要意义。
“晓慧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她父母违法了”“晓慧父母有照顾她生活起居的责任,他们必须改正错误”“晓慧父母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责任,如果不改正应剥夺他们监护人的权利”……在学生们交上来的作业上,记者看到了法制观念正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自年走上教师岗位以来,张文一直坚守在小学思*课教学一线。长期以来,她秉着“求真”“求实”的理念,上了一堂又一堂深受孩子欢迎的思*课。
“思*课的教学中,生活化、体验化是非常重要的抓手。”张文说,“真”就是备课先备学生,坚持从学生学情出发;“实”就是要从生活实际出发,选取最新鲜最鲜活的素材,帮助建构正确的价值观。张文介绍,她坚持每天看新闻,将其内化为教学素材,还经常观看最受学生欢迎的电影,在课堂上适时组织话题讨论,“老师用了心,学生才能入脑入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在我的课堂教学中,红色故事一直是主角。”张文说,断肠明志陈树湘、半条被子、鸡毛信等这些红色故事,她都精心打造,巧妙穿插于课堂教学,在学生心目中播下“爱祖国、爱人民”的种子。
作为天心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张文还带领了一支团队,就如何开展好思*课程、课程思*一起研讨,共同备课,互促成长。目前该工作室已经培养出了1位首席名师,6位名师,20多位骨干教师。
长沙财经学校刘*:
让学生在思考与思辨中学习
湖南日报记者余蓉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城市长沙是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你们能用自己的切身体会,说一说你的幸福感吗?”
“长沙的天更蓝了,水更绿了。”
“长沙的地铁线路越开越多,共享单车随处可见,公共交通更便捷了。”
“长沙的房价低,文化娱乐发达,生活丰富多彩。”
……
9月底,记者走进长沙财经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二年级班的课堂,一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课气氛热烈。
教学内容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同学们分为6组,在课前分别以生态、交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做了主题调查研究。课堂上,他们纷纷走上讲台,分享自己的调研报告,那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感叹,引起了学生们的共鸣,台下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那么,我们的生活如此幸福,源泉在哪里呢?”任课教师刘*适时地发问。
“各级*委*府的一系列举措。”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是的,那我们来看一看,*府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到底做了哪些实事。”刘*打开电子屏幕,一边播放内容丰富的视频素材,一边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带领学生们领略社会的变化、国家的进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这样慢慢走进同学们的脑海,深植于他们的心中。
刘*已从事中职思*课教学20多年,先后获得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思想*治教育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在思*课教学上,他从未停止探索与改革的实践。
新时代的学生更喜闻乐见信息化教学手段。刘*便充分利用教学平台,课前发布形式多样的微课任务,课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充分运用教学资源,课后布置符合学生专业特点的讨论探究。哪怕备课工作量是平常的四五倍,为了找到合适的教学素材要盯着电脑四五个小时,他也乐此不疲。
课堂教学形式上,刘*也不局限于传统的“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模式,“我的课堂,学生才是主角,一堂40分钟的课,学生讲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刘*介绍,这种学生合作探究、站上讲台、组团讨论、分享观点的形式,更利于学生在思考与思辨中学习,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由此慢慢建立。
取得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越来越多学生的精神风貌变得积极向上。“以前上课偶尔会有学生打瞌睡,现在上课大家的眼睛都是亮晶晶的。”刘*笑着说,下课了还经常有学生会跟他讨论一些社会现象,有的学生还跟他讨论黑格尔等西方哲学家的观点。
原本“不受待见”的思*课,已变成了受欢迎的“香饽饽”,然而刘*并不满足于此。作为首批湖南省职业院校思想*治教育教学团队的负责人,他正带领团队探索由思*课程向课程思*延伸的路径,在理直气壮上好思*课的同时,充分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长沙理工大学张明海:
如履薄冰打造思*“金课”
湖南日报记者易禹琳
“陪陪上初二的儿子,备好本科新生的第一堂思*理论课。”9月27日,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明海教授告诉记者,国庆长假,他早已做好了加班备课的计划。
讲好思*课不容易。已上了近10年的思想*治理论课,但面对每一堂课,张明海仍有如履薄冰的感觉,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考察,走进了大学思*课教学现场,让我深感责任重大。“怕哪个理论点没讲明讲透,怕选取的案例不够鲜活,怕形式不够吸引00后……”今年的大学新生因疫情经历了太多,大学的第一堂思*理论课意义重大,张明海更不敢懈怠,他希望学生们因为这堂课喜欢上思*课。
由于张明海对每一堂课的认真准备,他的思*课,历届学生反映都不错:“张老师上课不照本宣科,很有激情”“张老师讲课通俗易懂,对学生关心体贴”。而张明海给自己的定位是:喜欢当思*课老师,适合当思*课老师。他硕士读的是新闻传播学、博士专业是思想*治教育,当过学生干部和3年辅导员,上过8年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喜欢和大学生打成一片。
学生在哪儿,思*课老师就得在哪儿。每个学期,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思想*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张明海还会给学生上一节教材里没有的《网络舆论“陷阱”及其应对策略》,这堂课入选湖南省高校“名师示范”课堂。互联网时代,学生面对海量的信息,特别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