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闻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专访知名培训讲师王赛群先生
TUhjnbcbe - 2025/2/7 19:02:00
白癜风山东专科医院 http://www.xxzywj.com/m/

王赛群,中华讲师网、总裁网、诺达名师网,天和商学院知名培训讲师。赛皖实业原董事长、赛钢科技原负责人、中汇典当行行长、中邦独立董事。多家组织单位副会长,某慈善协会副会长。全国旧衣回收援藏组织发起人,中国红色革命文化培训体系创建者。

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浓厚兴趣。

他研究的系列课程具有鲜明的时代主题,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时代主旋律。

年5月5日,王赛群接受财经记者专访,并简要探讨回答近期热点话题。

记者:您能否简要透露一下您最近研究出的一些核心课程?

答:我最痴迷的还是研究毛主席,尤其是他为人治学方面。

毛主席对于做学问是非常严肃,非常认真的。他的那句名言:“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决定的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这句话深深地影响了我。后来我对毛主席所有的诗词都下决心背诵下来,他的五本选集我都是看了又看,爱不释手。毛主席做学问非常认真严谨,认真严谨到近乎苛刻。他年轻时就批阅《二十四史》,就对文言文进行圈点标注评阅。他的选集上所发表的文章都是调理清晰,逻辑清晰,组织严密,段落分明,就连标点符号都是仔细检查,可以说他在做学问上近乎完人。他做学问切切实实做到了“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度、言之有法”。可以说是第一流的大学问家。

另外,毛主席倡导的“实事求是”做学问态度,“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的《矛盾论》和《实践论》可以说是经典当中的经典,是活的马克思主义,是永不褪色的文学经典。闪耀着文学、哲学、史学的光辉。

毛主席特别倡导“知行合一”“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非常注重调查研究”等学习、工作方法。这些深深地影响了我。我觉得不管是做人、做事、做学问,都要多实践,多调查研究,到棚户区走走看看,到街头巷尾去听听,到老少边穷地区去感受感受,时时、事事、处处做到深入调查研究再发言。力求避免浮躁、避免焦躁、避免轻浮、避免浮夸。力求实际、扎实、沉淀、稳重。

毛主席是湖南人,湖南岳麓书院有副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湖南人受到独特文化的熏陶,在晚清和近现代,出了很多大人物。足以证实环境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记者:您对毛泽东诗词有什么看法?

答:伟人的作品近乎完美,没有挑剔,懂他的人自然膜拜追随。毛主席的作品深入基层,深入风土人情,深刻反映社会现象。同时,他因为有深刻的社会实践,革命实践,因而写出来的作品接地气,言之有物,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经得起人民的检验。

记者:听说您也研究了曾国藩先生?

答:曾国藩先生的为人、治学,处事很多方面当然是值得学习的。他的家书里面的一些书信,言语当中闪耀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官治学都要向他学习。无论是毛先生还是蒋先生都推崇他,必然有推崇他的道理。曾国藩是一个谨言慎行又严格自律的人。他是受儒家思想孕育出来的圣人,真正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辅国的能臣”。

记者:听说您特别推崇杨振宁先生?

答:是的,杨振宁是安徽合肥人,还有一位邓稼先,安徽怀宁人,他们都是物理学泰斗,他们的光辉事业推动了科学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有些人,有些事,你只有站在他那个位置,才能去评价他。作为我们来说,只能是仰望他们,学习他们治学的精神。

所以我经常说:行行出状元,术业有专攻。把某一行做好,做到极致,就是成功。

记者:听说您常常考察名山大川,抄写诗词碑林,到荒山野岭寻找足迹?

答:是的,真正的文化不在书本,不在书房,在大自然当中。活到老、学到老。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一个人成长最重要的是阅历、是经历、是行千里路、是名师指点和自我觉悟。

记者:您倡导一生只崇拜一个人?一生只读一本书?一生只信一部经文?

答:这是个形象比喻,并不是真的强调“一个”,想要强调的是要善于抓重点,善于抓主要矛盾,善于抓关键少数。因为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应该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

你崇拜的对象,某种程度上就是你内心追随的自我。

我们做学问要做到“正而不邪、觉而不迷”。追随的人多了,就失去了自我;研究的思想流派多了,就容易迷茫;做事情做杂了,就不能专一。聪明的人,总能直击食物根本,总能一眼就能抓住核心,于万千事物当中,抽丝剥茧,理顺事物发展的规律,提炼为我所用的思想和营养。

记者:您如何看待企业家捐款的事情?

答:企业家捐款高调也好,低调也罢,关键是“诚心”。有句话叫作“修合虽无人见、诚意自有天知”。企业家捐款一定要诚心实意,不要受制于“性情名利子”,要敢于突破钱的障碍,把金钱作为承载生命的工具。

记者:听说您对于自然规律特别敬畏?

答:对,我们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当中看到“生态建设”这一条,这一条非常重要,表明了领导们开始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遵循发展规律。这一提议可以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五大发展理念”等重大理论和战略的提出,都注重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其实,人类一刻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每一次人类自以为是地破坏自然规律都会带来惩罚性的恶果。

记者:最近房地产市场异常火爆,您能否简要分析一下房地产市场的前景?

答:“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是总纲,是不能违背的客观规律。

目前来说,买房子的主要是三类人:刚性需求、投资需求、改善需求。

对于刚性需求而言,能买肯定要买,不能迟疑等待。因为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增大,能凑齐首付就要买。

对于投资客来说,投资应该考虑到房子的价值,而不是凑热闹。要选择品质小区,配套成熟品牌开发商开发的小区,还有特别重要一点就是地段。

对于改善型需求客户而言,有资金实力的可以买,但我不建议大面积举债。

我还是那句话:有多大脚,穿多大鞋。不要寅吃卯粮。可以投资,但绝不能投机,要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一域,善于从一域上谋划整体。

记者:最近重庆房价飞涨,您能否从专业的角度提出您的看法?

答:关于重庆房价过高过低问题,我不便评论。我想说的是,任何外地人的投资投机购房,最终要本地人接盘。本地人能否接得起盘?这个需要大家冷静下来思考。

就我本人认识的那些大企业家来说,他们都是不炒房的。

实践上看,我公司代理的楼盘产品并没有出现太大涨幅,一些核心区域高层有涨幅与直辖市自身价值相关,当然也有一定炒作成分。

记者:我们知道您对金融特别了解,能否谈谈您对互联网金融的看法?

答:我从事金融行业很多年了,对小额贷款,融资担保一块还算比较了解。金融应该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目前很多互联网金融,打着金融创新的幌子,实质上搞非法集资,搞众筹,搞循环套路贷,玩杠杆套现,这些都是违背金融业的规律的。做坏事要承担后果的。

记者:您对股市投资有没有好的建议?

答: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对于散户,我不建议进入股市,那不是散户玩的地方。十几年的商海沉浮,我没有看到几个散户真正靠炒股发财,股票是权贵玩的。现在很多私募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券商,都在想办法割散户韭菜。一定要认清金融的本质。

记者:新时代,各种思潮涌现,年轻人该学习什么?怎样学?

答:当前由于受到经济转型影响,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矛盾,也就涌现出了各种思潮。

首先要看到,社会潮流我们不能改变,顺时代大潮者昌。但是时代思潮也需要引领,尤其需要中华传统文化当中的优秀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红色革命文化引领。

年轻人应该多读名著,多学一些国学、多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善于思考,善于吸取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精华部分,敢于抛弃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糟粕部分,善于区分鉴别。我觉得执政党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值得学习的东西。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好好读。马克思倡导的唯物论、辩证法、方法论都要勤学苦学,做到融会贯通。我们要多看《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多掌握最新的理论创新观点,善于研究思考每一个理论创新的意义。

记者:我们注意到,您对于佛学也有一些研究?

答:我看佛学的书主要是受到赵朴初的影响,然后抽出时间,仔细看完了《金刚经》《心经》《六祖坛经》。

佛学也是一门哲学更是一门科学、跟我们国家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一样,属于不同的哲学流派。它们的思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就佛学来说,主要是一个“空”字,它强调因果。

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和佛学是冲突的,其实不然,可以用一个对联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叫作“建立自我、追求无我”。

修佛也是修心,修心的过程切记做到“正而不邪、觉而不迷、忍而为高、和而为贵”。不能信着信着进入歪门邪道而无法自拔,真正觉悟的人,是既能入世、也能出世。既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也要有雷厉风行的手段。

记者:如何理顺政商关系?

答:有一个词叫“实至名归”,还有一个词叫“名不副实”。也就是说“你若梧桐,凤凰来栖;你若大海,百川来汇”。名利都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到了那个层次,自然来了,不必苛求。政商关系不必攀附,不必附庸,不必追求。做好自己、做好当下,内求,自我驱动。

记者:李嫣然

编辑:王龙

来源:百度汇总、新浪博客汇总。

1
查看完整版本: 专访知名培训讲师王赛群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