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坪塘街道
随着最后一榀重达50吨的桁架被两台吊车稳稳地吊装到位,湘江欢乐城冰雪世界项目主体钢结构工程顺利封顶,这个真正长沙“自主IP”的百亿体量世界旅游综合体今年底实现主体完工,明年将正式开门迎客。
/12/03
广州
以“改革开放成就幸福”为主题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评选活动举行,以大数据为城市“画像”,快乐长沙再传捷报,连续11年上榜绘就一条城景相依、宜居宜游、幸福延绵、有机生长的蓬勃曲线。
/12/06
梅溪湖畔
格局之变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旅游蝶变
时间,记录了一切。
赏一场橘洲焰火,逛一圈太平老街,享一回足浴按摩,当一回广电观众,吃一顿湘菜美食,嗨一回夜场酒吧,泡一次灰汤温泉,游一次铜官窑古镇,睡一夜民宿帐篷……如今的长沙,让市民自豪的旅游名片比比皆是,休闲游、乡村游、人文游等旅游业态百花齐放,吸引海内外游客云集。年长沙预计接待游客1.45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亿元。
璀璨星城夜。(星辰拍客kk/摄)
对长沙从业近30年的老旅游人蒋燕妮来说,这在当年简直无法想象。“上世纪80年代初,长沙都没有旅游的概念,偶尔有外事来访需要接待,可以逛的地方也不多。”作为长沙市旅行社协会副会长、湖南海外国际旅行社董事长,她见证了长沙旅游从外事接待向国内游、出境游、研学游、自驾游、周边游,直到全域旅游、优质旅游的不断转变。
改革开放40年,正是长沙旅游发展格局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蝶变史——年至年的“种子期”,长沙旅游以入境旅游为主,旅游只是外事接待的一个部分。年,长沙市委市政府把旅游职能从市外办剥离出来,单独成立市旅游局。放眼全国,当时除了桂林等少数城市外,各地政府大多没有设立专门的旅游行业管理部门。这一极具前瞻性的决定,标志着长沙旅游开始转型,向现代服务业发展。
“种子”破土,萌芽生长,当年的“先行一步”,为年长沙成功创建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至年,长沙旅游产业首次突破百亿大关,成为长沙经济新的增长点。
年到年期间,是长沙旅游的快速“成长期”。年5月15日,长沙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现代旅游业发展建设旅游强市的决定》,8月23日全市旅游发展大会隆重召开,开启了“旅游强市”的新时代。
顶层设计,理念先行。年,在“全域旅游”这一概念还未广为人知的前夜,长沙再次敢为人先。这年8月,市委提出,要树立大理念、建设大景区、打造大品牌、开展大营销、发展大产业,助推这一惠民生、提形象、扩影响的重要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助推长沙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由此,长沙旅游发展进入了更个性、自由、高速的“生长期”,当年实现旅游总收入亿元,旅游业首次步入全市千亿产业集群。
年,长沙相继召开全市旅游发展大会和旅游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会,长沙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的实施意见》,全市吹响了“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新时代号角。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衡华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站在战略全局高度,进一步把握全域旅游趋势,推动旅游业发展实现新跨越。这一年,全市接待旅游者1.38亿人次,比年增长了倍;实现旅游总收入亿元,比年增长了倍。
理念之变铸就了格局之变,时间见证了长沙旅游空间格局的不断生长蔓延:从“十一五”期间简单将长沙旅游资源分为“红、绿、蓝、古”四色,主推第一师范、大围山、千龙湖、马王堆等单个景点,到“十二五”期间强调片区统筹发展,以流域为单位打造湘江生态文化旅游带、浏阳河生态休闲旅游带,再到“十三五”的当下,长沙已形成了“一核”(主城区都市风情旅游区)、“一圈”(环都市乡村休闲旅游圈)、“三带”(湘江、浏阳河、沩水旅游带)、“九区”(9个特色旅游区)“点、线、面”相结合的空间构想。
如今,顺应新时代“优质旅游”的消费需求,长沙旅游进入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蜕变期”。全市通过全景区打造、全要素服务、全季节体验、全产业发展、全区域管理、全民式参与,国内游、出境游、研学游、自驾游、周边游等产品全域开花,新华联铜官窑古镇、华谊兄弟(长沙)电影小镇等旅游综合体陆续开门营业,房车民宿、低空飞行等新业态层出不穷,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在全国前列,长沙已成为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旅游市场目的地、集散地、客源地,并逐渐成长为令人向往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影响之变
满足美好生活的幸福“刚需”
即将到来的元旦假期,远在北京的魏新建已经订好了打卡长沙的攻略。“想去看橘洲焰火、吃龙虾臭豆腐,长沙人太洋气了!”来自携程、途牛、马蜂窝等旅游平台大数据显示,长沙,这个山水洲城、快乐之都,近年来已悄然位列国人最向往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榜单。
美国、英国、俄罗斯、德国,上海、广东、贵州、西藏、云南、新疆……今年,世界各地的旅游国家、国内旅游大省纷纷不远千里赶来,交流合作,谋求共赢。湘江边,这个最具幸福感的千年古城,正成为全世界最受瞩目、最具潜力的旅游合作城市之一。
从底蕴厚重的“楚汉名城”,人才辈出的“名人故里”,到生态宜居的“山水洲城”,日日精彩的“快乐之都”,创意创新的“媒体艺术之都”,魅力无限的“东亚文化之都”……长沙的每一次成长与收获,都离不开旅游的身影。成功迈入千亿产业集群的旅游业,已与工程机械、文化创意等千亿产业集群一起,共同形成长沙产业多点支撑的经济发展大格局,对优化长沙产业结构和GDP的贡献日益凸显,也为长沙捧回了“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中国网民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