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2/23 23:31:00
高考志愿填报前夕,很多家长都慌了神,高考志愿到底怎么填?博士教你用好手边的“大数据”。了解高考志愿填报的大数据,这几个概念要首先了解,院校录取分数线、位次、线差,历年录取分数线,当年招生人数,历年招生人数,优势专业等,然后掌握收集了这些数据,关键是如何灵活运用这些数据来填报高考志愿。我举个例子,上面图片是黑龙江省年高考理科成绩的一分一档统计表的部分数据,那么我们参考分段分这个档次,同分数的有人,省内排名人。那么年对应的位次录取院校有天津医科大学、西北大学、郑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我们可以上浮10个层次大学作为冲刺,下沉10个大学作为宝地。这就是位次法的基本操作方法。但是,这个方法还要参考其他的数据,例如今年的招生人数和去年的招生人数是否有变化,近三年的招生情况和位次排名是否稳定,具体到某个专业的录取分数线的位次线又是多少?有些学校的王牌专业往往要高出该校整体录取分数线好多分,例如,河北工程大学年在河北的专业录取线中,园艺工程专业最低分,而土木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分。土木工程专业是河北工程大学实力比较强的专业,就业和考研都比较受社会的认可,因此录取分数会比其他普通专业偏高。所以在参考录取院校分数线的时候一定要具体到某个专业来进行排位。另外,线差和位次差的波动规律也要拿来研究分析,例如我们看到有些学校的具体专业录取呈现“大小年”的情况,即有些年份分数高,有些年份分数低的情况,考生应进一步研究其近几年的招生人数目录的变化和考题难易程度和分数线的升降规律。总之,博士告诉大家,考生在自己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把这些大数据整理分类,灵活运用,研究规律,一定会在志愿填报过程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