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雷山县郎德镇也改村,一个相貌俊朗的外国小伙,正在拍摄乌流片区鼓藏节的姑妈回娘家活动。
外国小伙表示,中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文化底蕴深厚。他要拍摄完中国的56个民族风俗习性,向世界进行传播。
这位外国小伙,来自德国慕尼黑附近的一个小村庄,今年24岁,本名叫罗伯特·阿道夫,小时候看了《花木兰》电影后,他就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充满兴趣。
年他独自来到中国,因为吃到的第一种美食是包子,就把它当做了自己的中文名,起名叫“德国的包子”。
“德国的包子”在郎德镇也改村采访。
“德国的包子”对记者表示,最开始,他在湖南一家德企工作,后来定居江苏连云港,从事外贸相关的工作。
刚来中国时,“德国的包子”中文讲得并不好,只会“你好”、“谢谢”两句,但“包子”学得很快,在中国待了一段时间后,中文表达流畅了很多。如今,他的中文说得很地道。
“为什么想拍中国的56个民族纪录片呢?”记者问道。
“德国的包子”表示,那是在一次乡村旅行中,看到了许多少数民族群众,穿着盛装载歌载舞。浓郁的民族特色深深地打动了他,于是,便萌生了想要为中国的56个民族拍摄纪录片的想法。
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个想法,今年7月,“德国的包子”与3名中国朋友启动了一项纪录片拍摄计划,由他担任出镜主持人,其他三名伙伴负责摄像工作。四人一路自驾,寻找各个民族的原住地,以无脚本拍摄的方式记录下各民族居民们的真实生活。
“德国的包子”这一系列的想法和拍摄行动,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